这里有两种情况:第一种是写了却含糊其词,比如只写明”××牌聚酯漆“,并未加以更深入的说明。同一品牌的材料,又可分为许多的型号和规格,一个产品线很全的油漆品牌,所拥有的聚酯漆应该有很多系列,高中低档都有。或者是混淆概念,比如说做橱柜,柜体板没写明具体的品牌,而是用E1级来代替,E1只是一个甲醛释放的标准,怎么可以用它来表示;第二种是干脆什么都不写,只写了项目,至于用何种材料没作任何说明,留在那等你来填空。正规的装潢公司会标注清楚所用材料的名称、型号、尺寸规格,有的甚至会加注材料的级别和产地。对付装饰公司的这种做法,我们要认真查看每一个项目,看装修公司是否写得够具体,一定要在所有的品名弄清楚后才能签字。

故意少报工程项目,先以低价与业主签下合同,待施工进行到该项目时,以前期出报价单时疏忽漏报为由,要求追加工程款。故意漏掉某些不起眼的工程项目,如:踢脚线,防水,墙面钻孔等。(报价单中有时有:工作量以实际为准的字样,让你无处说理。) 举例:还是门套的例子,门套一般报价70/米就已经含油漆费,却在后面在加门套油漆一项,这样门套油漆就收了两次费用。

装修公司可以在材料档次上做手脚,一些业主对价格卡的死,对主材的品牌又有明确规定,装修公司在主材上捞不到好处,又不愿放弃自己的利润,只有从辅材上做文章了。举例:××牌印茄木免漆地板,连龙骨加安装,装?薰颈?80元/平方米,业主还到250元/平米,装修公司也同意了,到时来安装时,地板的品牌、材质、规格、等级都对,可安装地板所用的龙骨实在是太差,找装修公司理论,装修公司却回答你说250元的报价用的就是这种龙骨,而在报价单里辅材的价格又无据可查,业主只好自认倒霉。

材料的损耗是客观存在的,要弄清楚哪些地方有损耗,哪些地方不应该有,不该有损耗的出现了损耗就是弄虚作假了。比如讲地板、瓷砖、扣板边线等材料是有损耗的。乳胶漆其实也有损耗,但单价里已将这部分损耗包含进去了,所以就不再另外报损耗了。装修时已经是成品的,不需要进行切割和打磨的就可以安装的材料是没有损耗的。损耗也是有规定的,如果超过这个数字,就要怀疑其中有水份了。

很多装修公司给消费者的报价单上,只有简单的项目名称、材料品种、价格和数量,而没有关键的工艺做法。您要要求设计师在预算书中加入工艺做法,或对预算中每个项目的工艺做法做详细说明。因为具体的施工工艺和工序,直接关系到家庭装修的施工质量和造价。没有工艺做法的预算书,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,会给今后的施工和验收带来很多后患,更会给少数不正规的装饰公司偷工减料、粗制滥造开了“方便之门”。举例:铝扣板安装未写明采用何种方法安装,正规的安装方法是吊杆轻钢龙骨安装,但南通市面上大部分的铝扣板是用木龙骨轻钢龙骨安装,前者安装比后者复杂,费用也略高。类似的例子还有木器漆涂刷遍数未标明等等。这些项目的做法不具体,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,会给今后的施工验收带来很多后患。大家一定要求装修公司标明具体的施工工艺。

明明没有的施工项目或收费项目却出现在报价单里。
旧房装修,老地砖敲除,重新铺贴地砖,需要用水泥砂浆进行地面找平,报价单里出现“地面找平”的项目也是正常的,可新竣工的房屋装修,贴地砖可以省去这一项,而报价单里出现了地面找平这道工序,就属于无中生有了。

在预算表中可以经常看到这样以“项”为单位的报价
个人认为这种报价方式不可取,往往一些工艺不复杂,建材品种不多的项目经他们这么一报价,价格一下就上去了不少。其实这些项目还是可以再细分成一个个小项的,比如石膏板造型××平米,墙纸××平米,装饰公司这么报价无非也是想混水摸鱼,多赚几个钱。但也不是说报价单中出现以“项”为单位的施工项目都不合理,比如说卫生间包下水管,门安装的收费都是以“项”为单位的,这些项目都是常规施工项目,每根下水管的包覆,每个门的安装所需的材料以及人工都大体相当,没必要再细分,所以就以“项”为单位了。

审核报价单时业主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单价上,对施工数量的审核几乎很少关心,很多公司便在工程量上下文章,以获得更高的利润。审核报价单时业主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单价上,对施工数量的审核几乎很少关心,很多公司便在工程量上下文章,以获得更高的利润。业主在工程临近结尾时,把几个大项的尺寸测量一下,如衣橱,书橱,墙面等关键尺寸测量一下,与报价表里的数量对比一下。需要说明的是某些项目的数量,如乳胶漆面积,需要事先与装修公司沟通是怎样一个计算方法。有些公司去除了门窗面积,而有些公司则去门不去窗。无论采取哪种计算方法,事先沟通,对数量计算方法达成一个共识。在工程临近结尾时,把几个大项的尺寸测量一下,如衣橱,书橱,墙面等关键尺寸测量一下,与报价表里的数量对比一下。需要说明的是某些项目的数量,如乳胶漆面积,需要事先与装修公司沟通是怎样一个计算方法。有些公司去除了门窗面积,而有些公司则去门不去窗。无论采取哪种计算方法,事先沟通,对数量计算方法达成一个共识,以免双方?蘸笤谡飧鑫侍馍喜础?

应该以米为单位销售的装饰材料变为以平米为单位报价。反过来,以平米为单位的却要以米计价。举例:一个宽1.4米,纵深0.6米的飘窗铺大理石窗台,大理石的价格为220/平米,实际计算价格为220×1.4×0.6=184.8。装修公司却以“米”为计价单位,单价仍报220,这样算下来是:220×1.4=308。两者相差123.2元。

在整个装修预算中,材料其实才占了30%,各种师傅的工资占了60%,设计师的设计费占10%,所以只要人工一多,要花的钱自然就会多。

只要动到泥作工程,隔间花费自然就大,比如:打一面墙就会衍生地砖修补、墙面修补、瓷砖修补、油漆修补、木工等工程,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,一定要三思。

装潢最耗费人工的除了泥作,另一个就是木工,而且这还很耗时,所以除非需要利用屋内来创造更多的收纳空间,才请设计师去规划,否则还是建议用现成的家具来代替。

很多相同等级的建材一样能有相同的效果,但是价格却有很大的差距。尽量选购包安装的建材,打包费用会比另外找工人便宜,而且还能确保安装工艺。

虽然只是打掉一面墙,可是后续增加的工程可不简单,像铝窗或气密窗、防水等,在考虑扩充空间的同时,业主需要充分考虑到房屋结构等问题。

设计装潢最机会的就是房间的移位,尤其是卫浴、厨房,不仅会增加水电工程费用,排水管线的移位只要施工稍不注 意,很容易造成漏水等问题。

比价是一个很正常的动作,千万不要不好意思,多比几家一定划的来。

尽可能在亲朋好友、同一社区内的住户,找有装潢需求的人,在规划中尽量使用相同的材料,这样才能有条件一起向设计师杀价。

这一项虽然很多人在使用,但如果不使用就好象默认自己不在意要花多少钱,和设计师以好朋友方式搏感情对谈。

以支票支付尽可能把票期延长,让有限的装修预算可以更弹性运用。

第一招:拒绝以不赚钱、打折优惠为名招揽业务的单位或个人
第二招:没有信誉、质量和服务保证的装修公司或施工队往往采取“低开高走”报价的做法承揽业务。
第三招:装饰企业往往利用客户不懂装修,在施工项目单上有意漏项,到施工期间再增项增加报价。
第四招:拒绝材料以次充好。报价单上的材料与实际使用的不符,特别是基层采用伪劣材料以降低成本。
第五招:小心施工队减少施工程序、偷工减料以减少成本。如本该刷六道油漆的只刷两道,水泥以次充好。
第六招:用流行的套餐报价法蒙骗客户,看似科学,实际项目含糊。
第七招:装修前竭力吹嘘,承揽业务,装修竣工后,出现质量问题便逃之夭夭,质量

和维修成了大问题。
第八招:不能因贪图小便宜而放弃原则,认真选择有信誉有实力的装修公司或者个人。
第九招:要在合同签订前弄清自己所需要的材料、施工程序以及服务项目,检查报价
单所列项目的名称、材料、数量、做法、单价、总价。
第十招:注明增减项目等有关事宜,在施工图上注明详细的施工做法和材料品名, 作为合同附件。
第十一招:一定注明非业主意愿增加项目所需款项的比例,一般不超过10%。
第十二招: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前,一定谈及自己聘请装饰监理的想法。

第十三招:不要依赖样板间,要以国家标准验收工程质量。
第十四招:签订合同的当时一定要注明负责工程的工长姓名、籍贯,避免企业临时雇 佣施工队。
第十五招:前期付款的比例一定要尽量压缩,以使自己掌握主动。
第十六招:到建设主管部门或监理公司核查企业的合法性。
第十七招:交纳设计押金时一定注明,“如果业主对设计方案不满意,应足额退还设计押金”。
第十八招:最好采用几个设计方案由业主组合一套完整设计方案。

关闭X
关闭X